| ||
「抗老不能只停留在表面!」丁綺文說,近年流行的電波拉皮、打肉毒桿菌素可以整修外在,雖然可以立竿見影讓外表年輕好幾歲,但是她認為更要緊的是顧好身體,年老時身體功能不會衰退,不為慢性病所苦,對自己最實在。 她認為人體老化曲線有如一條拋物線。35歲後快速下滑,因此抗老要從35歲後作起。丁綺文注重的是飲食、運動、減壓,生活各方面的平衡。 抗老從廚房開始→控制口欲 她認為「抗老從廚房開始」,二十多歲的時候,她也是「無肉不歡」,但是慢慢的調整口欲,養成習慣,把食物中蔬菜的比重提高。 為了盡量幫孩子作晚餐、帶便當,在孩子念大學前,她堅持只看早上的診。慎選食材、注重清淡、少油的口味,久了也會影響家人。 而且以她臨床發現,許多接受重金屬檢測的民眾,頭髮中殘留的汞、砷、鋁等重金屬過高,這些可能來自海洋魚類、農藥殘留、水污染。因此,愛吃魚的她,多半選擇一公斤以下、巴掌大的魚類,避免在食物鏈中,大魚吃小魚下累積較高濃度的汞。她也會參加主婦聯盟等有機米、蔬菜的團購,讓自己、家人吃的更安心。 游泳爬山瑜伽→健康更樂活 游泳、爬山是她最喜歡的運動,游泳不需要同伴,一個人也能運動。而她和幾個朋友組成的小登山隊,也常常爬陽明山,大自然的美景最能幫她紓壓。 丁綺文也說,以前她只作單一的運動,後來發現運動也要隨著年齡有不同的保養計畫,像是游泳可以訓練心肺功能,現在她會加上體適能瑜伽,多作肌肉伸展、肌力訓練。 丁綺文的「課外活動」也不少,她是蝶會的會員,擔任義工,在紫斑蝶的翅膀上作記號,估算數量、得知飛行路線。她更是荒野保護協會的志工,定點觀察植物、昆蟲生態。她深信,除了顧好體內環保,要抗老也要注重生態,才能減少大環境污染、農藥殘留等對人體帶來的負面效應。 另外,她也參加了「華格納圖書館」,就像是一個讀書會,聚會的時候看看電影、談表演藝術,她笑說,「醫師生活很封閉,不是病人就是醫師,而且跟醫師講沒兩句就是健保」。因此丁綺文透過這些小社團,跟形形色色、不同職場的人互動、聊天,也可以減低工作壓力。 讓腦波改變→聽古典音樂舒壓 減壓她還有一招,就是聽古典音樂,她說,音樂可以讓腦部波形改變、心情舒緩,聽澎湃的古典音樂可以幫助她整理情緒,聖歌類的宗教音樂可以幫助她安定神經,心情煩躁的時候這一招很有用。 對丁綺文來說,抗老是一種生活態度,以及工作、生活比例調配整體的平衡,因為不平衡人不會快樂,從內在固本到外在的光鮮亮麗,這才能「容光煥發」,也是後半輩子能不能健康過日子的關鍵。 【2008/01/12 聯合晚報】@ |
- Jan 22 Tue 2008 14:16
名醫抗老》丁綺文:抗老從35歲作起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