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義榮民醫院附設社區復健中心今(3)日上午舉行啟用儀式,嘉義市副市長李錫津、衛生局長孫淑蓉、嘉義縣衛生局長鍾明昌、立法委員江義雄、嘉義市議會議長蔡貴絲和嘉義榮民醫院李三剛院長共同剪綵,將提供精神病友回歸社區的全方位照顧。
李副市長致詞時表示,嘉義市在天下雜誌2007幸福城市大調查中,社福力蟬聯第一,其中醫療資源充足是重要的指標。李副市長特別感謝醫護人員與醫療院所為嘉義市的付出和努力,讓嘉義市成為適合居住的城市,也讓大家生活得更安心、更自在。
嘉義榮民醫院指出,依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,96年9月底為止,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之慢性精神病患計95,719人,佔總人數的0.42%,比上 年同期增加了7.10%,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趨勢。嘉義榮民醫院為照顧精神病友,因而成立社區復健中心,提供精神病友全方位的照顧。
嘉義榮民醫院附設社區復健中心共可收容40人次,以「陽光、溫馨、自主、人性化」為經營理念,提供精神病患適當的職能訓能及就業輔導,並設有多項復健治療設施,可協助社區中症狀穩定且有復健潛力的病友,提升自我照顧與獨立生活的能力。
嘉義榮醫精神科主任黃敏偉指出,該院擁有精神科床位245床,近期整併灣橋榮民醫院計有250床,但因精神病患多為長期住院,佔床率幾乎為100%。社區復健中心成立後,該院評估約有十餘名病友狀況較為穩定,可轉介到復健中心進行簡單的職能訓練。
黃主任表示,這十餘位病友中,其中一人身邊已無至親,曾住院達6、7年之久,病況穩定後一度到台南職業訓練所接受職訓,但仍不易找到工作,且乏 人照料,最後又回到醫院。類似這樣的個案,院方將會安排他們到社區復健中心所設立的「日光咖啡吧」等場域進行簡單的工作,並提撥營收所得的九成給病友做為 獎勵金,剩餘一成則做為耗材營運之必要支出,希望藉此降低精神病患住院人數,避免長期佔用緊急的醫療照護資源,並可減少出院病患一時難以適應社會的「旋轉 門症候群」,減少復發再住院率,增加病友的自信心,早日回歸社區。
資料來源:嘉義市政府
專業名詞中有一解釋名詞為"旋轉門症候群"
意思指患者不按醫矚服用藥物,而不斷的復發,住院,又出院,不吃藥又復發住院,又出院.........,不斷的進出醫院而解釋之。
但此通常用於需長期服藥的慢性精神分裂病患者而用之
--------------(以下為DSM-IV(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)對重憂鬱的診斷)------------------
重憂鬱發作-分類為情感性精神疾患
A.至少兩週內,同時出現下列症狀五項(或以上),且呈現由原先功能的改變;
此兩項症狀至少應有一項
1.憂鬱心情
2.失去興趣或喜樂
※注意:若症狀明確由於一種一般性醫學狀況、或心情不一致之妄想或幻覺所造成,則物包含在內。
(1)憂鬱心情,幾乎整天都有,幾乎每日都有,可由主觀報告(如感覺背傷或空虛)或由他人觀察(如看來含淚欲哭)而顯示。
※注意:在兒童及青少年可為易怒的心情。
(2)在所有或幾乎所有的活動,興趣或喜樂都顯著減少,幾乎整天都會,幾乎每日都有。(可由主觀報告或由他人觀察而顯示)。
(3)非處於節食而明顯體重下降,或體重增加(如:一個月內體重變化量超過5%);或幾乎 每天都食慾減少或增加。
※注意:在兒童,無法增加預期應增加的體重即應考慮。
(4)幾乎每日失眠或嗜睡。
(5)幾乎每日精神運動性激動或遲滯(可由他人觀察得到,而非僅主觀感受不安定感或被拖滯感)
(6)幾乎每日疲累或失去活力。
(7)幾乎每日有無價值感,或過分或不合宜的罪惡感(可達妄想程度)(並非只是對生病的自責或罪惡感)。
(8)幾乎每日思考能力或專注能力減退、或無決斷力。(由主觀陳述或經他人觀察而顯示)
(9)反覆想到死亡(不只是害怕自己即將死去)、重複出現無特別計畫的自殺意念、有過自殺嘗試、或已有實行自殺的特別計畫。
B.此症狀不符合混何發作的準則。
C.此症狀造成臨床上重大痛苦,或損害社會、職業、或其他重要領域的功能。
D.此障礙並非由於某種物質使用(如:藥物濫用、臨床用藥)或一種一般性依狀況(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症)的直接生理效應所造成。
E.使症狀無法以傷慟反應作更加解釋。意即在所愛的人死亡之後,症狀持續超過兩個月以上,或症狀特徵為:顯著的功能損害、病態地專注於無價值感、自殺意念、精神病性症狀、或精神運動性遲滯。
- 2006-03-25 23:31:39 補充
--------(以下為現代精神醫學提到的治療)---------
治療模式包括:
藥物治療。
心理治療及社會治療。
其他身體治療(如電痙攣治療)。
藥物治療及心理治療對憂鬱病的療效都不錯。
給予患者足夠劑量的抗憂鬱劑並用要足夠長時間(通常六星期),
配合適合的衛教與鼓勵。60~70%的個案可由使得到緩解。
當抗憂鬱劑已使症狀緩解,應在此劑量下繼續使用至少半年,以減少在發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