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發佈日期發佈日期:2007/12/25


發佈者發佈者: 鄧淑如
截止日期截止日期:2008/4/6連絡單連絡單位:文化館 049-2334141 孫愛華 分機 272
   
 













日本樂師Waka現場演奏
日本樂師Waka現場演奏






茶師活動現場
茶師活動現場






紙藝家曾沛玲現場導覽
紙藝家曾沛玲現場導覽
曾看過一張手工紙光壁,不間斷地延伸十七米與光進行對話嗎?曾參觀過一場藝術家為場域量身打造、作品隨時間推移而變化的展覽嗎?曾在展覽中經驗過展場與原有環境融為一體的特殊氛圍嗎?  
 
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指導,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主辦,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策劃執行之「紙道-境.靜.敬」特展,自即日起至97年4月6日止於該所工藝文化館一至三樓展出,強調不拘泥於紙藝技法與紙的既定形式,回歸紙的本質:以紙媒材營造一種儀式;以紙打破空間的冷漠注入溫潤;帶人們尋索時光及大地,引人們走入祥和、獲得心靈療癒;企圖呈現紙在生活裡的前瞻性與可能性,讓工藝原本具象的「物件」延伸出精神意涵,會說故事、能傳遞感情,具有個性與溫度。 
 
如果分解紙的生命歷程,她可以是樹皮、纖維、紙漿…,將紙的面貌做一次解構式展現;這些面貌融入藝術創作者的個人觀點、人生歷練,融入周遭的情境氛圍後,再次批判、詮釋了人們對紙的認知與概念,讓紙重新去與環境、哲學、人文、其他媒材連結,展開多次元的排列組合。 
 
該展一樓以「境:純粹、自然、環境」為主題,藝術家李朝倉將以白色隧道結合當地環境、藝術家感受及創作概念形塑出具有視覺、情境效果的通道,期待能使參觀者透過進館前的心情沉澱,先行感受紙結合當地素材並存於環境間的舒適感。二樓以「靜:簡樸、健康、禪意」為主題,藝術家小林順子、周孟曄將禪的哲思貫串、融入於「紙創意工藝、紙設計工藝、紙創意生活」之中,述說著「簡樸、沉澱、忠於自我」的生活觀;三樓以「敬:內省、融貫、前瞻」為主題,藝術家Angus Hutcheson、Kachama K. Perez、吳耿禎、曾沛玲、楊偉林、陳君岱透過剪、塑、拼貼或編織等方式詮釋「敬」,呈現信仰、生命、前瞻的意象以及物件,表達敬天愛人的情懷,在空間氛圍中將紙藝昇華為一種心靈療癒。 
 
工藝所所長林正儀表示,民眾過去對工藝的認知多半是「用品」、「裝飾品」等形而下的具體物件,「紙道-境.靜.敬」卻延伸傳統工藝的內涵,將其提升至精神的藝術美學層次,與空間、個人經驗、日常紀錄結合,開拓出更深、更廣的人文視野、生命境界,提供一個平台,讓紙不再一樣,讓紙多層次的表現更多應用性、機能性,帶來不同的啟發與價值觀。經由本展,工藝所擴充了工藝原有的頂真與用心態度、互動體驗,為工藝開啟另一扇窗,讓工藝從形下的「用品」、「裝飾品」躍升為形上的「精神產品」。 
 
該展創新、獨特,李朝倉、吳耿禎直接選取當地素材,持續進行發想,把「紙和生活的親密、藝術與環境的不可分割」展現的淋漓盡致。日本藝術家小林順子以「竹林」為題,創作一面長17米、高3米的手工紙光壁,在茶色、綠色交錯間表現「竹」生生不息的生命循環歷程,分布其上的銀箔則猶如書寫著風吹過竹林的軌跡。走在展場二樓,彷彿是穿上周孟曄創作的鞋,感受紙纖維的自然、原始、樸實,漫步竹林間;似乎可與天地交感,在內觀中獲致寧靜。 
 
這是台灣首次以「紙道」為題,同時涵蓋物質與精神、藝術與設計,並集結來自台灣、日本、泰國、美國等地藝術家們各自表述的特展,九位藝術家各有巧妙不同,卻都以彼此擅長的手法、媒材表述「紙道」,嘗試跳脫過去對「紙」、「工藝」甚至「紙工藝」的一般想像,進而生發出它們與音樂、茶、光線、金屬、宗教、植物…間交錯的排列組合! 
 
相信「紙道:境、靜、敬」特展將帶領大家進入與眾不同的感官世界,為大眾創造嶄新的藝術記憶!竭誠歡迎各界共同參與這場饗宴,展覽相關活動訊息請至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網站(www.ntcri.gov.tw)查詢,或致電:049-2334141分機272孫小姐。 
 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glinalin 的頭像
    maglinalin

    maglinalin的部落格

    maglina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