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
















發佈日期:2007/11/23


發佈者:鄧淑如
截止日期:2008/1/20連絡單位:台灣工藝發展協會 (02) 2396-0239
   
 










台灣藺草編織傳統技藝,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,清領台灣初期,住在苑裡的平埔族原住民婦女已懂得用野生的藺草曬乾壓平,編成草蓆、籠頭等日常用品。清乾隆年間,當地的婦女,進一步將藺草析成細條,編出更精緻美觀的草蓆。同時,還指導社裡的其他婦女,將藺草移植到水田中,從此藺草有了穩定大量的來源。發展到民國三十年代,編織帽蓆是通霄、苑裡地區的婦女,賺取工資,負擔家計的主要經濟來源之一,此項工藝特色成為台灣聞名中外的地方特產之一。

9年前一段因緣巧合,鄭梅玉在台東跟隨林黃嬌老師學習草編技術後,即栽入了藺草世界,從實用的草蓆、背包、到手機袋,後來又從5個娃娃為起點,不停地練習、自行鑽研,拆了又做、做了又拆,陸續完成馬車、竹筏等傳統農村生活成品。由於身處擁有原住民七大族群的台東縣,再加上她有不少原住民朋友,本身對於原住民文化很有興趣,因此鄭梅玉在朋友鼓勵下,選定以原住民文化為創作題材,一點一滴編織出達悟族的拼板舟、大船下水祭典,以及如需費時年餘方能完成的賽夏族「巴斯達隘」矮靈祭典等令人驚豔的諸多作品。

40歲才開始認識藺草編織的鄭梅玉,對於編織創作越做越有興趣,無法自拔,下了班回到家除了可以連做5、6個小時才停手休息,1998年與大甲柯莊屘阿嬤認識後,更不遠千里遠從台東到大甲來學藝。由於她對藺草編織創作的熱情與積極,因此傑出的作品曾多次獲得南瀛美展、傳統工藝獎、國家工藝獎、全國美展、大墩工藝師等獎項的肯定,並多次獲邀國際性展出機會。本館此次特邀鄭梅玉女士擇其諸多創作中展出精品數十餘件,期透過藝術家巧手下的世界,讓大家以輕鬆愉悅的心情感受純樸的台灣大地之美。

展期:96.11.23~97.01.20

地點:台中港區藝術中心陳列室(展示室C)台灣清水鎮忠貞路21號






附加檔案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aglinalin 的頭像
    maglinalin

    maglinalin的部落格

    maglina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