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行博物館年度大展「排灣圖紋故事特展」於12月26日(星期三)下午14:00,在十三行博物館館前入口廣場及二樓第一特展廳前舉行開展記者會。展示 臺灣原住民族之一排灣族的圖紋故事,以詮釋圖紋出發,緊扣展示物件的形式、內容,並進而探討族群發展脈絡下的文化整體意涵。
記者會由臺北縣政府文化局朱惠良局長主持,邀請當代舞蹈團,根據排灣族神話-壺生傳說,以現代舞的方式詮釋排灣族的源起,並邀請排灣族旅北同鄉會參與,帶來排灣族在五年祭時重要的儀式之一刺球祭,以祈求新的一年好福份。
圖片來源:排灣圖紋故事特展活動網站 |
這次的展覽意圖藉由現存排灣族創作圖紋的文化背景,以瞭解族群藝術創作及運用圖紋的可能社會文化脈絡,以作為探究臺灣金屬器時代下的史前十三行人,在器物上製作之人形圖紋或動物圖紋所代表的文化意涵。
在展示主軸及展示單元的呈現上,期望跳脫以「文物」原件為主之展示,替代以生動、有趣的互動展示,以及故事軸線,來傳達圖形紋文物背後的「資訊」,並藉此 啟發參觀者對這次特展議題的興趣,使參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。此外,展場中各式樣豐富的排灣圖紋呈現,是取自於國內人類學家陳奇祿先生實地進入排灣族部落進 行田野調查,所出版的「臺灣排灣群諸族木雕標本圖錄」乙書圖紋;以及,熱愛臺灣原住民藝術的在臺法國人葛浩博先生所提供:貴族家屋的門楣、壁板,日常生活 所用的匙、盒、梳、枕,信仰祭儀用具、武器等等,及出借徐瀛洲先生收藏的周東海、王龍誠家屋壁板各乙組於展場中展出。
「排灣圖紋故事特展」展期自12月26日起至97年9月7日止,相關資訊,請洽詢電話(02)2619-1313轉分機600,或十三行博物館排灣圖紋特展主題網站http://220.132.4.162/13web/
新聞來源:台北縣政府